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数据结构—栈和队列
阅读量:693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632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1 分钟。

前言

本章节开始数据结构第二篇,栈和队列:

栈:

  • 栈的存储结构
  • 栈的基本操作

队列:

  • 队列的存储结构
  • 队列的基本操作

我们把类似于弹夹那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称为栈,栈是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,我们把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,另一端称为栈底,不含任何数据元素的栈称为空栈,栈又称后进后出的线性表,简称LIFO结构。

栈首先是一个线性表,也就是说,栈元素具有线性关系,即前驱后继关系,只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而已。

栈的特殊之处在于限制了这个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位置,它始终只在栈顶进行。这也就使得:栈底是固定的,最先进栈的只能在栈底。

栈的插入操作,叫做进栈;栈的删除操作叫做出栈。

1.栈的存储结构

用来存放栈的数据元素对应的数据存储结构称为栈的存储结构。

1.1栈的顺序存储结构

栈是线性表的特例,所以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其实就是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简称,我们简称为顺序栈。线性表是用数组来实现的,对于栈这种只能一头插入删除的线性表来说,用数组下标为0(栈底不变,只需要跟踪栈顶的变化即可)的一端作为栈底比较合适。

顺序栈定义如下:

typedef struct {
    int data[maxsize];    //定义一个数组大小为maxsize的数组,用来存放栈中数据元素     int top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栈顶指针 }SqStack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顺序栈定义 复制代码

1.2栈的链式存储结构

栈顶放在单链表的头部,用链表来存储栈的的数据结构称为链栈。

链栈结点定义如下:

typedef struct LNode {
    int data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数据域     struct LNode *next;      //指针域 }LNode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链栈结点 复制代码

2.栈的操作

2.1顺序栈的操作

对于顺序栈,一共有4个要素,包括两个特殊状态和两个操作。

特殊状态:

1)栈空状态:st.top == -1,也有的用st.top = 0表示栈空,这个时候栈顶位置为0。
2)栈满状态:st.top == maxsize-1表示栈满。maxsize为栈中最大元素个数,maxsize-1为栈满时栈顶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,因数组位置是从0开始的。

操作:

顺序栈的进栈和出栈操作都是在栈顶进行的,所以只需要更改栈顶位置即可达到进栈和出栈的目的。

1)初始化栈:

void initStack(SqStack &st)    //初始化栈 {
    st.top = -1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栈顶指针设置为-1 } 复制代码

2)进栈操作:

int push(SqStack &st,int x) {
    if(st.top == maxsize-1)    //判断栈是否满,如果满,则不能进栈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    ++(st.top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栈顶指针位置加1     st.data[st.top] = x        //x进栈,放在st.top位置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1; } 复制代码

3)出栈操作:

出栈与进栈是相对应的操作

int push(SqStack &st,int x) {
    if(st.top == -1)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判断栈是否为空,如果空,则不能进行出栈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    x = st.data[st.top]     //先把栈顶元素取出来     --(st.top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栈顶指针位置减1     return 1; } 复制代码

4)简化版的操作:

/*初始化栈*/ int stack[maxsize]; int top = -1; /*元素x进栈*/ stack[++top] = x /*元素x出栈*/ x = stack[top--] /*注意++top和top++的区别*/ top = 1 a = ++top b = top++ a = 2 b = 1 复制代码

2.2链栈的操作

与顺序栈对应,链栈也有4个元素,包括两个状态和两个操作。

状态:

1)栈空:lst -> next == NULL,即栈没有后继结点时,栈为空。
2)栈满:如果存储空间无限大的话,不会存在栈满的情况。

操作:

链栈的进栈就是头插法建立链表的插入操作;出栈就是单链表的删除操作。

链栈的插入操作
栈的删除操作
1)链栈初始化:

void initStack(LNode *&lst) {
    lst = (LNode*)malloc(sizeof(LNode));    //制造一个头结点     lst -> next = NULL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初始头结点指向为NULL } 复制代码

2)进栈:

void push(LNode *lst,int x) {
    LNode *p;     p = (LNode*)malloc(sizeof(LNode));    //为进栈元素申请结点空间     p -> next =NULL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初始化结点不指向任何元素     /*进栈,相当于链表的头插法*/     p -> data = x;    //将x赋值给p结点的值域     p -> next = lst -> next;    //p指针指向原lst指向的结点     lst -> next = p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lst指向结点p } 复制代码

3)出栈:

int pop(LNode *lst,int &x) {
    LNode *p;     if(lst -> next == NULL)    //栈空则不能出栈,返回0;而栈不会满,所以在进栈的时候未作判断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    /*出栈,相当于链表的删除结点*/     p = lst -> next;     x = p -> data;     lst -> next = p -> next;     free(p);     return 1; } 复制代码

4)简化版操作:

/*元素(指针p所指)进栈操作*/ /*类似于头插法建立链表*/ p -> next = lst -> next;    //将空栈的头结点指向p lst -> next = p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将指针p指向空栈头结点 /*出栈操作(出栈元素保存在x中)*/ /*类似于单链表的删除操作*/ p = lst -> next; x = p -> data; lst -> next = p -> next; free(p); 复制代码

队列:

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操作,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,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,简称FIFO,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(Rear),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(Front)。向队中插入元素称为进队,新元素进队后成为新的队尾元素;向队中删除元素称为出队,元素出队后,其后继元素就成为新的队头元素。

1.队列的存储结构

用来存储队列数据元素的数据结构。

1.1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:

使用顺序表存储队列时,队列元素的出队是在队头,即下标为0的地方,当有元素出队时,出队元素后面的所有元素都需要向前移动,保证队列的队头始终处在下标为0的位置,此时会大大增加时间复杂度。

用顺序表来存储队列元素的数据结构称为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,定义如下:

typedef struct {
    int data[maxsize];        //定义数组     int front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队首指针     int rear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队尾指针 }SqQuene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顺序队列定义 复制代码

1.2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:

用链表来存储队列元素的数据结构称为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,定义如下:

队列结点类型定义:

typedef struct QNode {
    int data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数据域     struct QNode *next;      //指针域 }QNode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队结点类型定义 复制代码

链队类型定义:

typedef struct {
    QNode *front;        //队头指针     QNode *rear;         //队尾指针 }LiQuene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链队类型定义 复制代码

2.队列操作

2.1循环队列

因为顺序队列出队时时间复杂度较高,有问题总是要解决的,为什么一定要让队头出现在下标为0的位置呢?所以有人提出了不去限制队列元素必须存储在数组的前n个单元这一条件,这样队头元素就不需要一定在下标为0的位置。但是随着队列元素的出队,队头指针在向后移动,假设队尾指针已经在maxsize-1的位置,这个时候虽然队列还有存储空间,但是队尾已经无法进队了,比如下图这样:

虽然下标为0和1的位置处还有空间,但是队尾已经无法再有新元素进队,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“假溢出”,为了解决这种假溢出的问题,就提出了循环队列的概念,让队列的头尾进行相连,这种头尾相连的顺序存储结构称为循环队列。
循环队列需要损失一定的空白,这样只有在队空的时候才会出现front=rear。

循环队列的要素:

两个状态:

队空状态:

qu.rear = qu.front 复制代码
队满状态:

(qu.rear+1)%maxsize == qu.front 复制代码

两个操作:

元素x进队操作(移动队尾指针)

qu.rear = (qu.rear+1)%maxSize; qu.data[qu.rear] = x; 复制代码

元素x出队操作(移动队头指针)

qu.front = (qu.front+1)%maxSize; x = qu.data[qu.front]; 复制代码

初始化队列算法:

void initQueue(SqQueue &qu) {
    qu.front = qu.rear = 0;队首和队尾指针重合,并且指向0 } 复制代码

进队算法:

int enQueue(SqQueue &qu,int x) {
    if ((qu.rear + 1) % maxSize == qu.front)    //队满的判断条件,如果队满则不能进队,返回0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    qu.rear = (qu.reat+1)%maxSize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若队不满,先移动队尾指针     qu.data[qu.rear] = x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元素x进队     return 1; } 复制代码

出队算法:

int enQueue(SqQueue &qu,int &x) {
    if (qu.rear == qu.front)    //队空的判断条件,如果队空则不能出队,返回0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    qu.front = (qu.front+1)%maxSize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若队不空,先移动队首指针     x = qu.data[qu.front] 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元素x出队     return 1; } 复制代码

2.2链队:

链队就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队列。链队的四个要素:队空和队满,元素进队和出队操作。

队空状态:

lqu -> rear == NULL; or lqu -> front == NULL 复制代码

队满状态:

一般来说不存在队满的情况,只要内存足够大。

元素进队操作(指针p指向进队元素)

lqu -> rear -> next = p; lqu -> rear = p; 复制代码

元素出队操作(x存储出队元素)

p = lqu -> front; lqu -> front = p -> next; x = p -> data; free(p); 复制代码

初始化链队算法

void initQueue(LiQuene *&lqu) {
    lqu = (LiQueue*)malloc(sizeof(LiQueue));     lqu -> front = lqu -> rear = NULL; } 复制代码

判断队空算法

int isQueueEmpty(LiQueue *lqu) {
    if(lqu -> rear == NULL || lqu -> front == NULL)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1;     else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} 复制代码

入队算法

void enQueue(LiQueue *lqu,int x) {
    QNode *p;     p = (QNode*)malloc(sizeof(QNode));     p -> data = x;     p -> next =NULL;     if(lqu -> rear == NULL)         lqu -> front = lqu -> rear = p;    //如果队列为空,则新结点既是队尾结点也是队首结点     else 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lqu -> rear -> next = p;           //将新结点链接到队尾,rear指向该结点         lqu -> rear = p;     }  } 复制代码

出队算法

int deQueue(LiQueue *lqu,int &x) {
    QNode *p;     if(lqu -> rear == NULL)    //判断队空,如果为空,则不能出队         return 0;     else         p = lqu -> front;     if(lqu -> front == lqu -> rear)    //队列中只有一个结点时的出队操作         lqu -> front = lqu -> rear =NULL     else         lqu -> front = lqu -> front -> next;     x = p -> data;     free(q);     return 1; } 复制代码

转载于:https://juejin.im/post/5b5131256fb9a04fcf59d0b4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京东商城招聘自动调价系统架构师 T4级别
查看>>
浅C#中的装箱和拆箱
查看>>
JavaScript富应用MVC MVVM框架
查看>>
采用左右值编码来存储无限分级树形结构的数据库表设计
查看>>
[置顶] 信息熵的计算
查看>>
WinJS.Binding.List与kendo.data.ObservableArray
查看>>
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(典藏版)
查看>>
Fedora 19的U盘安装 以及简单配置
查看>>
迷你MVVM框架 avalonjs 0.85发布
查看>>
16Khz音频定时触发采样DMA存储过程
查看>>
关注经典:CSS Awards 获奖网站作品赏析《第一季》
查看>>
PYTHON连MS SQL示例
查看>>
selenium-webdriver(python) (十三) -- cookie处理
查看>>
Failed to export using the options you specified. Please check your options and try again
查看>>
JavaScript callee caller
查看>>
SQL的datetime类型数据转换为字符串格式大全
查看>>
Approximate Inference 近似推断
查看>>
Lua协程学习
查看>>
ASP.NET MVC2.0 自定义filters
查看>>
eclipse下SVN subclipse插件
查看>>